(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发布会现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李彤今天在公安部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公安部牵头建立了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指导、监督并组织实施网络安全实时监测、信息共享、通报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形成立体化、实战化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预警工作体系。
李彤表示,公安机关组织警力、重要行业部门和社会资源力量,开展7×24小时实时监测,建立完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有效防范抵御了大批黑客和不法分子网络攻击、病毒木马传播、漏洞安全隐患等各类网络安全事件和威胁。
公安部今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安机关累计对近10万家重点单位开展监督检查,共下发整改通知书20余万份。2022年,全国部省市三级公安机关累计对3.5万家单位开展执法检查,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4.6万份,确保了我国网络和数据安全。
同时,公安机关聚焦网络攻击活动新动向,跟踪网络攻击技术,依法严惩非法侵入、控制、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等行为。2022年,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净网2022”专项行动,侦办案件8.3万起,抓获一大批犯罪嫌疑人,切实维护网络秩序和群众合法利益。
“当前,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高度依赖网络和信息系统!”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警务技术二级总监黄小苏在发布会上介绍,突发、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置不到位,将影响危害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公共秩序甚至国家安全。对此,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网络安全通报机制建设和能力建设。
一是建成了部省市三级联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预警体系。大力加强部省市三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建设,深化与各重要行业部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通报工作机制。不断整合各科研院所、高校和网络安全企业的资源力量,强化落实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建成并不断完善网络安全通报预警体系。
二是加强了网络安全监测技术体系建设。紧密关注国内外网络安全发展态势,深入研究网络安全新技术新应用,加强网络安全监测技术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国公安机关和重要行业部门网络安全监测水平,并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指导监督方式,与重要行业部门协同联动、及时有效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三是全方位全时空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实时监测。2020年以来,公安机关已及时监测发现、通报预警、应急处置恶意程序、漏洞隐患、网页篡改、网站后门、数据泄漏等一大批网络安全事件,有效抵御了各类网络安全攻击威胁,确保了重要网络和数据安全。(公安部新闻宣传局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